《師說》教學設計20
- 資源簡介:
約3370字。
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(上)《師說》優秀教學設計
教學目標:
1、疏通文章字詞,了解文章大意。
2、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,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。
3、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。
教學重點:
1、聯系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“恥學于師”的原因。
2、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。
教學思路:
朗讀課文——翻譯課文——理解內容——探究問題——深化總結
教學方法:
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學習(教學中會采用朗讀、討論、辯論、歸納等教學法)
第一教時
教學過程
一、導入新課
我們剛學習過荀子《勸學》,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。通過學習,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,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。那么,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?是自學,或是從師學習?
【活動一】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。
二、解題背景
1、“說”是一種議論文文體,可以先敘后議,也可夾敘夾議。以前學過的《捕蛇者說》《愛蓮說》《馬說》等都屬于這類文體!罢f”古文為陳述和解說,因而對這類文體,就可按“解說的道理”來理解!皫熣f”的意思是:“解說關于‘從師’的道理”。
2、韓愈(768—824)字退之,河陽人,祖籍河北昌黎,世稱“韓昌黎”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故又稱“韓吏部”。死后謚“文”,故世人又稱“韓文公”著名文學家、哲學家、古文運動的倡導者。和柳宗元一起提出“文以載道”、 “文道結合”的觀點。
【活動二】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背景知識。
三、自主學習,朗讀課文
1、讀字音。注意形聲字、形近字、多音多義字、通假字、古音字的讀音。
2、讀節奏。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,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,因為節奏是以意義為單位來劃分的。
3、讀語氣。請同學們借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,然后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,再把文章朗讀一遍,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。
【活動三】
1、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。
2、學生借課文注釋翻譯文章,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。
3、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。
四、研讀第一段,歸納詞句
資源評論
共有 0位用戶發表了評論 查看完整內容我要評價此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