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師說》學案30
- 資源簡介:
約6690字。
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《師說》公開課學案
教學目標
1、握重點文言知識,積累文言詞匯。
2、學習比喻論證、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
一、預習新課
韓愈的《師說》立論鮮明,中心明確,全文以“學必有師”為中心論點。文章出言破題,抓住中心,高屋建瓴。通過正反對比論證,引用論證等闡明中心。思路開闊,思想深刻,富有氣勢,具有極強的說服力。作為現代人,我們依然可從中獲取新知與感悟。
二、導學基礎知識
。ㄒ唬⿲懽鞅尘埃
唐代,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。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、崇文館和國子學。他們無論學業如何,都有官可做。韓愈寫《師說》的社會背景,可以從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中的一段話里看出。柳宗元說“由魏晉氏以下,人益不事師。今之世不聞有師,有,輒嘩笑之,以為狂人。由此可見,韓愈作《師說》,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,是難能可貴的。
。ǘ┳髡吆喗椋
韓愈(768—824)字退之,唐代河南河陽(今河南孟縣)人,著名文學家、古文運動的倡導者。因先世居昌黎,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,故又稱韓昌黎。又因死后謚“文”,故稱韓文公。著有《昌黎先生文集》,其散文題材廣泛,內容深刻,形式多樣,語言質樸,氣勢雄壯。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譽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、“匹夫而為百世師”,為唐宋八大家之首。本文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。
。ㄈ┪难灾R
注釋
。1]學者:求學的人。
。2]道:指儒家孔子、孟軻的哲學、政治等原理、原則?梢詤⒖幢緯厦嫠x韓愈《原道》。
。3]受:通“授”。傳授。
。4]業:泛指古代經、史、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,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《進學解》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。
。5]人非生而知之者: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。之,指知識和道理。語本《論語述而》:“子曰:‘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! 《論語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!笨鬃映姓J有生而知之的人,但認為自己并非這樣。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。
。6]其為惑也:他所存在的疑惑。
。7]聞道:語本《論語里仁》:“子曰:‘朝聞道,夕死可矣!甭,聽見,引伸為懂得。道:這里作動詞用,學習、從師的意思。
。8]從而師之:跟從(他),拜他為老師。師之,即以之為師。
。9]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: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?庸,豈,哪。知,了解,知道。
。10]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:知識、道理存在的(地方),就是老師存在的(地方)。意思是誰懂得道理,誰就是自己的老師。
。11]師道:以師為道。即學道。道,這里有風尚的意思。
。12]出人:超出(一般)人。
。13]眾人:普通人。
資源評論
共有 0位用戶發表了評論 查看完整內容我要評價此資源